第十五章佛即是道 (第1/3页)

好书推荐:

“求鲜花”、“求打赏”、“求收藏”</p>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</p>

当心远三步一回头的离开后,但脸上的依恋之情却是溢于言表。</p>

院子四周栽种有梅、兰、竹、菊的空地上复归沉静。</p>

忽而掠起一阵疾风,正好将一片快要飘进窗牖里的竹叶吹散了。</p>

“心静,你可知为师给你取这法名的含意?”</p>

了然方丈神出鬼没的站在窗外不远处,瞬移而至,倏然而止,恰似老松入定。</p>

“宁静致远,上善若水。但我认为,为人处世,前提是得存活下去,所以未必需要诚心以待,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本心本性就行了。”</p>

“何况,我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佛门中人,更从未接受你是我的师父,以及这所谓的**法名,这些个清规戒律、繁文缛节,我皆视若敝履,嗤之以鼻!”</p>

“正所谓:夫函车之兽,介而离山,则不免于网罟之患;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,则蚁能苦之。故鸟兽不厌高,鱼鳖不厌深,夫全其形生之人,藏其身也,不厌深眇而已矣。是故: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彼圣人者,天下之利器也,非所以明天下也。”</p>

赵瑬故意用了一段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名言警句,眉飞色舞的装作一派得意洋洋的神态,噙着一抹“看你如何回答”的笑意,颇为傲娇地来怼这位当代的佛门领袖。</p>

“再者,难道以你‘了然’的慧眼,竟看不出他对我这个哥哥产生了大逆不道的邪念?却是你教的好徒弟,该治你个管教不严的罪过!”</p>

赵瑬随即话锋一转,先声夺人的指责起对方的疏忽、失职来。</p>

“邪念吗?贫僧倒并不这么认为。我认为心远对你的那是苦,亦是爱,虽然是为世所不容的偏爱,却是小爱的极致程度,苦痴之爱。”</p>

“佛曰:人生有八苦,是为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蕴炽盛苦。这是避免不了的八道坎,乃是人之常情。况且,但凡是见过你的人,无论男女老少,恐怕都免不了会对你情难自抑、绮念丛生,甚至产生极为执着的占有欲,亦如现在的心远,不是吗?”</p>

“心静啊心静,其实你十分清楚且明白的,却不要故意逃避,因为不单单上辈子和今生才是因果缘份,上一刹那与下一刹那同样也是。”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